第五百零一章 任務詳情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個月前,突厥國使臣主動示好,求見唐皇李世民,鑒於國內外形勢覆雜,唐皇自然欣喜,便召見了突厥國使臣,雙方為商談邊境事宜進行了接洽。這本是國與國之間正常的邦交,但沒料到這使臣隨侍人員之一便是阿史那傑摩所喬裝打扮的,而事情皆由他引起。
在商談期間的某一日,他忽然看到了隨太子覲見皇上的郡主李璇凝,便大感上心,立即吩咐使臣在談判時加上了郡主遠嫁突厥的條件。
唐皇大感意外,並未立即應允,而是速召太子議事。
其時國內形勢更趨覆雜,更有傳言有人已開始密謀造反,就連武林江湖也不太平,江湖多數門派掌門不知所蹤或已不理事務,導致派系相互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
周邊南詔、吐谷渾、吐番等國更頻繁挑事,屢有少股部隊喬裝綠林中人潛入大唐境內滋擾生事。
雖然唐皇也派出使臣與周邊關系緊張的鄰國談判,但收效甚微,邊境並不太平,而不少村民鄉鎮由於多數人已遷往內地落腳而變得人煙稀少,如此一來,更造成戍邊之責更趨沈重。
國內也由於旱澇災害多發,不得不修堤挖渠,常年耗費不少銀兩,以致造成國庫緊張,更有貪官汙吏從中牟利造成不少地區也因此民不聊生,餓殍遍地,民眾積怨頗深。
因此在這個時候,作為唐朝北方最大的鄰國突厥國居然能主動示好,派出使臣前來洽談,自然頗受唐皇的重視,雖然沒有立即在朝廷上應允這門婚事,主要還是考慮到太子的面子。
本來唐皇還以為太子會不願意,但沒想到的是,他卻很愉悅的答應了,看來在國家大事面前,兒女私情放在了後面,的確有儲君的氣度,這一點倒令唐皇多少有些刮目相看。
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互相爭寵,明爭暗鬥的事情,作為唐皇的李世民或多或少已經知道,這便是他一直憂心忡忡的事。
李承乾位於東宮太子已有多年,但始終威望不佳,口碑也不怎麽好,而魏王李泰倒十分乖巧,而且多有君王之氣,奈何處事方面還欠缺些火候。
唐皇在心裏很清楚,因此還未最後下定決心,在這時候,在這突厥國邦交的事情處理上,李承乾的決絕倒大出唐皇的意料之外,畢竟太子對李璇凝郡主疼愛有加,沒想到他答應得如此爽快,這也讓唐皇的心裏放下了一塊石頭。
若能安定突厥國,唐皇也可以騰出手來逐一對付西邊、西南的一些異動的大國,至少為自己談判的勝利增加了一個很大的籌碼。
作為一國之君,這樣的決斷是非常明智的。
做為守護在李璇凝郡主身邊的衛隊長楊文將軍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異常震撼的,他沒想到郡主就要遠嫁突厥了,而自己還被選派為和親使團的帶隊將軍。
酒量驚人未曾大醉過的楊文在知道消息的那天晚上醉了,穿著閃亮的甲胄衣服,握著佩刀足足睡了三天三夜,沒人敢打擾他。
在他醒來後,郡主府已搬空了,而李璇凝郡主也被安置在了東宮,出嫁前任何人不能輕易相見。
就連他楊文也不能。
他幾乎是與李璇凝郡主一起長大的,若不是身份的懸殊,在民間可算是青梅竹馬,然而她卻是生長在帝王之家,而他僅僅是一介武夫的兒子,生來便只能作為人家的奴才。
即使他長大後立下無數戰功,雖然已貴為將軍,但骨子裏的血始終在帝皇家的人眼裏還是使喚奴才。
關於這點楊文早就悟出來了,可他就是願意,只要能陪在李璇凝郡主身邊,他就感到心滿意足了,而且每每看到李璇凝的樣子時,他便感覺到渾身上下充滿了活力。
以前受命出征時,他知道歸來的時候總能看到李璇凝郡主,心裏有了這樣的寄托,他一直都在告誡自己,一定要活著回來,回來守在郡主的身邊。
他做到了,無論朝廷使命還是太子密令,他總是能載譽而歸,因此楊文小將也開始傳遍三軍。
而他只是想早些回來,可以看看郡主。
當年在谷陽縣時,郡主突遇歹人帶走,下落不明,他可是心急如焚啊,得知消息後便馬不停蹄地奔走千裏。
所幸郡主安全回來,而解救郡主的正是李天啟,因此楊文在那一時刻,便早已將他視為恩公,不僅是郡主的恩公,也是他楊文的恩公。
突厥國的使團回去沒多久,太子便遣一行八十八人先行去突厥國就和親事宜進行前期的安排,誰料那八十八人團突遭滅頂之災,在突厥境內幾乎被歹人全數殺害。
由於許久未接到八十八人團安全抵達的報告,於是太子派出細作進行打探,這才發現了該團遇襲的痕跡,該細作立即回長安報告太子。
事關重大,太子不敢向唐皇報告,便暗中派出楊文帶著三百驍騎營勇士及挑選多名熟悉突厥語言的兵勇遠赴突厥詳細調查事情真相,若發現匪徒蹤跡,便捉拿歸案。
楊文帶人潛入突厥國後便換裝成獵戶的模樣,晝伏夜出,直到偶遇李天啟護送袁達和袁介涼父子,在與李天啟等人分別後,他覺得有些疑問,仔細詢問袁達和袁介涼父子後這才得知了情況:原來那使團中本有三個幸存者,是早期跟在楊文身邊成長的軍勇,由於表現出色,暗中被安排在這八十八人團中已被不測,不料卻還是在阿史那傑摩的營寨中被餵了妖怪。
楊文暗中安排人手捉來了俘虜,終於調查出了事情真相,居然是那阿史那傑摩早就有不軌之意,他自知唐朝已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便故意遣人埋伏,襲擊了那八十八人團,為再次向唐皇獅子大開口要價做準備。
阿史那傑摩在自己國境內為何要搞出這些事端呢?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若唐朝確實派出了使團,但突厥國舉國上下都沒有人看到過有唐人使團出現過,那麽阿史那傑摩可以說是唐朝故弄玄虛,擺架子,沒有誠意,不想將郡主嫁到外邦來,他可以隨便安個理由,便讓唐朝無地自容;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故意挑釁唐朝的忍耐程度,看看唐朝是否忍氣吞聲,而後再次要價。
知道阿史那傑摩的陰謀後,楊文憤怒已極,須知他那些屬下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漢,若不是為了忍辱負重想向長安遞送消息,絕然不會成為俘虜。
可讓他氣憤的是,那三個人居然最後還落入了妖怪的口中。
突厥國的阿史那傑摩居然還與妖界有所來往!
楊文本沒有伏擊阿史那傑摩的打算,但他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除去阿史那傑摩,細思之下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設法弄來了突厥兵丁的服裝,潛伏在那營寨附近觀察了一些時間,發現他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帶著三百多個貼身騎兵去往後方,看看他的妹妹,但停留時間並不長,同時由於對方人多,楊文並沒有找到機會,一直在等待著。
忽然有一日,楊文收到探子快報,說是那阿史那傑摩的妹妹走丟了而後又安全回來了,阿史那傑摩便打算去看她。
終於等到了機會,楊文判斷他此行一定不會這麽快離開,便擬定了行動計劃。
果然,正如李天啟所遇到的那***況一般,楊文發動了偷襲,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讓阿史那傑摩逃回了營寨。
由於在外已多有時日,雖然得知了事情真相,但並未立大功,於是楊文決定混進營寨之中探查,尋找證據,便讓屬下先返回長安,向太子密報進展。
楊文混進營寨之中做苦力多日,終於瞧準機會,在阿史那傑摩的營帳之中找到了蓋有其帥印的密令,那道密令由狐皮所寫成,上面書寫著埋伏那八十八人團的詳細指令,不知為何卻並未銷毀,看來自大的將軍總有陋習。
楊文拿到證據後便逃了出來,在一處隱蔽之地取回了自己的裝備,然後披星戴月往東而來。
楊文與李天啟互相訴說,一一印證,兩人之間的友情更深了一層,李天啟也知道了楊文對李璇凝郡主的感情。
雖然楊文自始自終都沒有表露出任何對郡主的愛慕之情,可卻在話語之中不經意地流露了出來。
楊文本是海量,但不知道為何在這荒郊野外,對著李天啟像是遇見了知己般,幾乎將心中的話全部說了出來,自個將酒囊裏的剩餘的烈酒喝光了,也有了七分酒意。
也許有句話說得對,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況這確實是能醉人的烈酒呢。楊文想醉了,想忘掉心中的煩惱事。
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遇到了被他視為恩公的李天啟,也算是借著酒意吐出了自己的心事,好受了一些。
楊文呈大字躺倒在地上,似乎已不知道寒冷。
李天啟用利劍,剝開了熊皮,在篝火上烤暖後,墊在了他的身下。
李天啟又升起了一堆篝火,這才感覺到了全身已無氣力,疲憊不堪,所幸今夜忽然風停了,並不是太冷,興許上天也在感慨這兩人的境況吧,不忍在對他倆人太苛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商談期間的某一日,他忽然看到了隨太子覲見皇上的郡主李璇凝,便大感上心,立即吩咐使臣在談判時加上了郡主遠嫁突厥的條件。
唐皇大感意外,並未立即應允,而是速召太子議事。
其時國內形勢更趨覆雜,更有傳言有人已開始密謀造反,就連武林江湖也不太平,江湖多數門派掌門不知所蹤或已不理事務,導致派系相互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
周邊南詔、吐谷渾、吐番等國更頻繁挑事,屢有少股部隊喬裝綠林中人潛入大唐境內滋擾生事。
雖然唐皇也派出使臣與周邊關系緊張的鄰國談判,但收效甚微,邊境並不太平,而不少村民鄉鎮由於多數人已遷往內地落腳而變得人煙稀少,如此一來,更造成戍邊之責更趨沈重。
國內也由於旱澇災害多發,不得不修堤挖渠,常年耗費不少銀兩,以致造成國庫緊張,更有貪官汙吏從中牟利造成不少地區也因此民不聊生,餓殍遍地,民眾積怨頗深。
因此在這個時候,作為唐朝北方最大的鄰國突厥國居然能主動示好,派出使臣前來洽談,自然頗受唐皇的重視,雖然沒有立即在朝廷上應允這門婚事,主要還是考慮到太子的面子。
本來唐皇還以為太子會不願意,但沒想到的是,他卻很愉悅的答應了,看來在國家大事面前,兒女私情放在了後面,的確有儲君的氣度,這一點倒令唐皇多少有些刮目相看。
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互相爭寵,明爭暗鬥的事情,作為唐皇的李世民或多或少已經知道,這便是他一直憂心忡忡的事。
李承乾位於東宮太子已有多年,但始終威望不佳,口碑也不怎麽好,而魏王李泰倒十分乖巧,而且多有君王之氣,奈何處事方面還欠缺些火候。
唐皇在心裏很清楚,因此還未最後下定決心,在這時候,在這突厥國邦交的事情處理上,李承乾的決絕倒大出唐皇的意料之外,畢竟太子對李璇凝郡主疼愛有加,沒想到他答應得如此爽快,這也讓唐皇的心裏放下了一塊石頭。
若能安定突厥國,唐皇也可以騰出手來逐一對付西邊、西南的一些異動的大國,至少為自己談判的勝利增加了一個很大的籌碼。
作為一國之君,這樣的決斷是非常明智的。
做為守護在李璇凝郡主身邊的衛隊長楊文將軍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異常震撼的,他沒想到郡主就要遠嫁突厥了,而自己還被選派為和親使團的帶隊將軍。
酒量驚人未曾大醉過的楊文在知道消息的那天晚上醉了,穿著閃亮的甲胄衣服,握著佩刀足足睡了三天三夜,沒人敢打擾他。
在他醒來後,郡主府已搬空了,而李璇凝郡主也被安置在了東宮,出嫁前任何人不能輕易相見。
就連他楊文也不能。
他幾乎是與李璇凝郡主一起長大的,若不是身份的懸殊,在民間可算是青梅竹馬,然而她卻是生長在帝王之家,而他僅僅是一介武夫的兒子,生來便只能作為人家的奴才。
即使他長大後立下無數戰功,雖然已貴為將軍,但骨子裏的血始終在帝皇家的人眼裏還是使喚奴才。
關於這點楊文早就悟出來了,可他就是願意,只要能陪在李璇凝郡主身邊,他就感到心滿意足了,而且每每看到李璇凝的樣子時,他便感覺到渾身上下充滿了活力。
以前受命出征時,他知道歸來的時候總能看到李璇凝郡主,心裏有了這樣的寄托,他一直都在告誡自己,一定要活著回來,回來守在郡主的身邊。
他做到了,無論朝廷使命還是太子密令,他總是能載譽而歸,因此楊文小將也開始傳遍三軍。
而他只是想早些回來,可以看看郡主。
當年在谷陽縣時,郡主突遇歹人帶走,下落不明,他可是心急如焚啊,得知消息後便馬不停蹄地奔走千裏。
所幸郡主安全回來,而解救郡主的正是李天啟,因此楊文在那一時刻,便早已將他視為恩公,不僅是郡主的恩公,也是他楊文的恩公。
突厥國的使團回去沒多久,太子便遣一行八十八人先行去突厥國就和親事宜進行前期的安排,誰料那八十八人團突遭滅頂之災,在突厥境內幾乎被歹人全數殺害。
由於許久未接到八十八人團安全抵達的報告,於是太子派出細作進行打探,這才發現了該團遇襲的痕跡,該細作立即回長安報告太子。
事關重大,太子不敢向唐皇報告,便暗中派出楊文帶著三百驍騎營勇士及挑選多名熟悉突厥語言的兵勇遠赴突厥詳細調查事情真相,若發現匪徒蹤跡,便捉拿歸案。
楊文帶人潛入突厥國後便換裝成獵戶的模樣,晝伏夜出,直到偶遇李天啟護送袁達和袁介涼父子,在與李天啟等人分別後,他覺得有些疑問,仔細詢問袁達和袁介涼父子後這才得知了情況:原來那使團中本有三個幸存者,是早期跟在楊文身邊成長的軍勇,由於表現出色,暗中被安排在這八十八人團中已被不測,不料卻還是在阿史那傑摩的營寨中被餵了妖怪。
楊文暗中安排人手捉來了俘虜,終於調查出了事情真相,居然是那阿史那傑摩早就有不軌之意,他自知唐朝已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便故意遣人埋伏,襲擊了那八十八人團,為再次向唐皇獅子大開口要價做準備。
阿史那傑摩在自己國境內為何要搞出這些事端呢?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若唐朝確實派出了使團,但突厥國舉國上下都沒有人看到過有唐人使團出現過,那麽阿史那傑摩可以說是唐朝故弄玄虛,擺架子,沒有誠意,不想將郡主嫁到外邦來,他可以隨便安個理由,便讓唐朝無地自容;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故意挑釁唐朝的忍耐程度,看看唐朝是否忍氣吞聲,而後再次要價。
知道阿史那傑摩的陰謀後,楊文憤怒已極,須知他那些屬下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漢,若不是為了忍辱負重想向長安遞送消息,絕然不會成為俘虜。
可讓他氣憤的是,那三個人居然最後還落入了妖怪的口中。
突厥國的阿史那傑摩居然還與妖界有所來往!
楊文本沒有伏擊阿史那傑摩的打算,但他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除去阿史那傑摩,細思之下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設法弄來了突厥兵丁的服裝,潛伏在那營寨附近觀察了一些時間,發現他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帶著三百多個貼身騎兵去往後方,看看他的妹妹,但停留時間並不長,同時由於對方人多,楊文並沒有找到機會,一直在等待著。
忽然有一日,楊文收到探子快報,說是那阿史那傑摩的妹妹走丟了而後又安全回來了,阿史那傑摩便打算去看她。
終於等到了機會,楊文判斷他此行一定不會這麽快離開,便擬定了行動計劃。
果然,正如李天啟所遇到的那***況一般,楊文發動了偷襲,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讓阿史那傑摩逃回了營寨。
由於在外已多有時日,雖然得知了事情真相,但並未立大功,於是楊文決定混進營寨之中探查,尋找證據,便讓屬下先返回長安,向太子密報進展。
楊文混進營寨之中做苦力多日,終於瞧準機會,在阿史那傑摩的營帳之中找到了蓋有其帥印的密令,那道密令由狐皮所寫成,上面書寫著埋伏那八十八人團的詳細指令,不知為何卻並未銷毀,看來自大的將軍總有陋習。
楊文拿到證據後便逃了出來,在一處隱蔽之地取回了自己的裝備,然後披星戴月往東而來。
楊文與李天啟互相訴說,一一印證,兩人之間的友情更深了一層,李天啟也知道了楊文對李璇凝郡主的感情。
雖然楊文自始自終都沒有表露出任何對郡主的愛慕之情,可卻在話語之中不經意地流露了出來。
楊文本是海量,但不知道為何在這荒郊野外,對著李天啟像是遇見了知己般,幾乎將心中的話全部說了出來,自個將酒囊裏的剩餘的烈酒喝光了,也有了七分酒意。
也許有句話說得對,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況這確實是能醉人的烈酒呢。楊文想醉了,想忘掉心中的煩惱事。
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遇到了被他視為恩公的李天啟,也算是借著酒意吐出了自己的心事,好受了一些。
楊文呈大字躺倒在地上,似乎已不知道寒冷。
李天啟用利劍,剝開了熊皮,在篝火上烤暖後,墊在了他的身下。
李天啟又升起了一堆篝火,這才感覺到了全身已無氣力,疲憊不堪,所幸今夜忽然風停了,並不是太冷,興許上天也在感慨這兩人的境況吧,不忍在對他倆人太苛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